王慧敏:房子的变迁

时间:2019-11-11浏览:1109设置

    中国人历来有房子情结,自古就把房子当成安身立命之所。《汉书·元帝纪》说:“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有了房子就有了依托,生活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总之,房子是家的前提,家是幸福的源泉。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房子有着一种莫名的情结与执着,因为只有安居才能乐业。房子的升迁变化,也是一个时代变化的缩影。我们老王家也不例外,生活的巨大变化可从房子的不断变迁中得到见证。

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在京举行,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国家编制了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号召全国集中力量发展农业,全民全党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家里条件日趋变好,这时爷爷下定决心,要盖几间土坯房,让子女们住上好一些的房子。

  爷爷奶奶一想到可以住上新房子,便有无尽的喜悦,用这些年省吃俭用积攒下的钱,盖了自己的第一处房子——两间土房。虽然爷爷盖的土房我从未见过,但可以想象出它的狭小和简陋。爸爸告诉我,土房虽然陋室,爷爷每每从村部回家,就喝酒小酌几杯,全家人的日子过得简单又幸福。在爷爷眼中,土坯房虽简陋不牢固,但能避风挡雨。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1978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1978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我家的房子也变成了砖头房,虽然只是一半砖头,一半土坯,也成为村子里人们羡慕的对象。

  爷爷的小院子正中盖了三间结实漂亮的砖头房,粗大的木头房梁横贯正中,房子主体结构全部由木头砌成,房子的地基和半截墙体是砖头垒成,房子也更宽敞和结实。生活越来越好,家里的房子越盖越多。东边又盖了两间厨房和储藏室后,又圈起了一个更大的院子。看着自己的新房子,爷爷的脸上笑开了花,他在院里种了各种树木和花。春天,柿子树、梨树、石榴树、枣树……吐出新芽,各种植物的味道混着泥土的芬芳,不久就开出五彩斑斓的花朵。秋天,硕果累累,在收获的季节,儿时的我就站在树下,垂涎欲滴地望着那些果实。冬天,白雪皑皑,叔叔和年幼的我在院子里堆各种形状的雪人,欢声笑语飘荡在每个角落,小小的院子成为我幼时快乐的天堂。

  二十世纪90年代初,国家陆续实施小城镇改造政策,带动了一方经济迅速发展。小镇的发展像坐上了火箭,一片片土地转眼间都变成了整洁的楼房,马路也越修越宽。

  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爷爷家的砖头房终于“下岗”,小院子里盖起了楼房,虽然是面积不大,布局一般,但是爷爷很开心,笑呵呵地看着新房的各个房间“这里是客厅,这里是卫生间,不错,真不错!“他自言自语道。每天早早起床,他把屋子里外打扫的干干净净,收拾的整整齐齐。       

    1994718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等。《决定》的出台,开启了城镇住房商品化的大门,逐步完成了中国住房私有化的进程。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2007年,我工作时通过享受到国家的公积金政策,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房子,两室两厅,比起爷爷、爸爸结婚的时候条件好太多了。2010年,女儿出生就有了自己的房间,装修成粉红色的公主房,有自己的衣柜、书架和书桌。

  回顾我家房子的变迁,不由得想到“安身立命、成家立业”这句古话,不管是“安身”还是“成家”,说到底“房子”都是一个大前提。今年是祖国成立70周年,这70年我虽没有完全亲历过,但从我们家一代代人的住房不断变迁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房子带给人们的是安定,那么祖国带给我们的就是安心,无论何时何地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站在我们身后,让我们安心学习、安心工作、安心生活。我愿在她的守护下,把自己的每一天都活得更加精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她的更加美好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愿伟大祖国在今后的日子里愈发青春永驻,光芒璀璨!

/数码艺术学院  王慧敏


(本文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我和的祖国”主题征文比赛二等奖获奖作品)  

 


(0)
返回原图
/